(中央社记者赵静瑜台北16日电)曾获首届吴浊流文学奖的作家黄灵芝,在战后仍坚持日文写作、晚年才被日本学者重新发现。导演鸿鸿无意间发现「天中杀」小说中译本,决定改编成剧本,以古典乐混爵士乐,挑战原创歌剧新高度。
鸿鸿今天在歌剧「天中杀」宣告记者会上表示,这本小说写于台湾戒严年代,以一种卡夫卡式的方式描述黑白勾结,官僚腐败,这次处理手法上以日文、台语等各种语言混杂,展现了文化观与价值观的复合景观,也跟当代台湾现状有几分相似,相信会得到共鸣。
「天中杀」故事从主角黄桑与租客许小姐的房屋租约开始发展,在租约谈定之后,却发生一连串的状况,像是房子被改、门口又被人停了一台车,去警局求救无门等等,只好求助算命仙,所卜出的「天中杀」卦象中让主角认命接受这一切,然而,结局却来个大翻盘,反映了大时代下小人物的生存困境。
歌剧「天中杀」由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与台北表演艺术中心共同制作,由指挥简文彬、编剧暨导演鸿鸿,携手作曲家李元贞与爵士乐手谢明谚,混搭交响乐、声乐跟爵士乐,打造一种自由的当代歌剧。
简文彬表示,当初鸿鸿在分享「天中杀」这篇故事时,就已经感觉故事内容非常适合用歌剧呈现,「剧本本身在鸿鸿改编过程中,就已经混得很丰富;除了语文外,再加上作曲家李元贞以及其他艺术家们一同加入,加起来不到30位的表演者,近90分钟的长度,相信可以让观众一气呵成,感受剧中特殊氛围。」
李元贞表示,高中之前她常常改编迪士尼或音乐剧让学校乐团可以演奏,光是「悲惨世界」就有一套谱,「这也成为今天创造『天中杀』的跨界养分。」李元贞说,她很喜欢这个剧本,「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狗熊的故事,很符合当代精神。」
李元贞表示,创作过程中有唱有唸有舞,音乐上融合爵士和弦、用上华格纳和声进行方式、还有一点贝多芬,我也加上歌仔戏的『劝世歌』,希望可以完整表达。」参与的声乐家林慈音就表示,李元贞写的音乐非常精妙,无论是节奏或是拍点都非常难,但因为是自己熟悉的语言,「唱得很过瘾。」
鸿鸿曾经执导过多部歌剧,也一直很想做原创歌剧,直到几年前读到黄灵芝的小说,「我觉得这小说太合适改编成歌剧,他有很多角色很多心理状态,可以用唱的表现。歌剧以中、台、日三种语言发音,也凸显台湾文化历史的特殊性。」
鸿鸿表示,黄灵芝是一个长期被埋没的作家,「我认为他的重要性等同于黄春明、王祯和,只是因为他用日文写作,没什么人知道,希望这次演出让更多人欣赏他的创作,进一步探索台湾曾被埋没的好作品。」
评论列表 (0条)